山西银行净利润下滑超九成,高管薪酬不降反增专业炒股配资网站,员工“扩员降本”
2024年,对于山西银行而言是极具挑战的一年。年报显示,该行虽营业收入达到31.68亿元,轻微增长了0.6%,不过净利润仅为0.5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较,大幅度暴跌了93.86%。
这一数据背后,是银行将四家高风险村镇银行加以合并,以及因持续推进减费让利政策而产生的短期经营压力。山西银行在年报中解释道:“2024年,吸收并合并四家高风险村镇银行,同时持续地推进减费让利之举,致使净利润、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等指标受到了影响。”
2024年,山西银行的净息差仅为0.57%,作为盈利核心指标,较上年继续下滑,且远低于同期城商行1.38%的平均水平。
银行业分析师王涛指出:“合并高风险机构,虽然在短期内会有拖累利润表现,但是从长期来看,有助于完善网点布局以及客户基础。山西银行的这一举措,体现了省属金融企业所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01
董监高薪酬总额增长4.5%
绩效追索246.98万元
在整体薪酬调整收紧的大环境下,山西银行的董监高薪酬小幅增长。2024年,全体董监高人员税前薪酬总额是744.07万元,比2023年的710.99万元,增长约4.5%。
其中独立董事以及外部监事薪酬基本稳定,剔除独立董事(68.76万元)、外部监事(40万元)及非在任股权董事、股东监事后,剩余9名核心董监高人均薪酬达70.59万元,高于去年67.41万元。值得注意的是,高管人数仅增一人,却实现人均涨幅4.7%,显示出山西银行在稳住高层人才激励方面并未因整体降薪而退让。
核心高管人均薪酬从67.41万元涨到70.59万元,增幅约4.7%。这表明在压缩整体薪酬的同时,银行进一步加大了对高层管理团队的激励力度,以稳住业务的核心。
图片
这一现象,与整个银行业的降薪潮形成了对比。Choice数据显示,23家上市银行在2024年高管薪酬总额为3.78亿元,相较于2023年的4.57亿元,下降了17.29%。
2024年,有18家银行的高管薪酬总额出现了下降趋势。以平安银行为例,其高管薪酬总额为2126.94万元,相比上一年,减少了2188.86万元,这一降幅几乎“腰斩”;光大银行的高管薪酬总额同样有所下降,减少至1410.83万元;此外还有5家银行的高管薪酬总额,降幅超过了400万元。
山西银行这一举措,或许是为了稳住核心团队,以应对在合并整合过程里所面临的复杂挑战。一位银行业的人力资源专家指出:“在重大的重组时期,维持管理层的稳定性可谓至关重要,适量的激励乃是必要的一种投资。”
绩效薪酬管理同步地强化了风险与激励之间的挂钩机制。山西银行从2022年开始向外公布绩效薪酬的追索扣回的实施状况,构建了完备的风险管理体制。
2024年,共有2100名高管以及风险关键岗位人员的绩效薪酬实行了延期支付,预留金额为1.05亿元,实际支付及追索的金额高达246.98万元,三年累计追索的金额达到346.73万元,形成了“奖罚分明,风险共担”的薪酬管理格局。
银行业的薪酬改革,已从“控高”走向“提低”与“风险约束”并重这一深水区。2025年上半年,多家银行关键管理人员薪酬出现了明显的下调。以郑州银行为例,该行在上半年,关键管理人员薪酬总额为5957万元,相较于去年同期的10388万元,有着大幅的下降。
02
员工扩员3.71%
平均薪酬下降5.85%至14.32万元
年末数据显示,山西银行员工总数增至6704人,较2023年新增240人,扩员比例达3.71%。这一增长主要是四家高风险村镇银行被纳入整体体系,进而大幅扩大了人员规模。
山西银行的人员构成展现出特定的特征。截至2024年末,在该行在岗的劳动合同制人员里,男性有2975人,占比44.23%;女性有3729人,占比55.77%。如此一来,不难看出,女性员工的占比相对来讲比较高。
从教育程度看,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人员847人,占比12.63%;本科学历4999人,占比74.57%;专科及以下人员858人,占比12.80%。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比从2023年的86.85%上升至87.20%。
该行2023年曾减员63人,降幅为0.97%。2024年,该行员工平均年龄有所增长,增长了1岁,男性员工有一定增加,其占比提升了0.22个百分点。
不过尽管规模在增长,人均创收从48.72万元减少到了47.26万元,下滑幅度为3.0%。这主要体现了新被纳入风险结构,以及处于业务整合阶段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净利润的下降,也进一步加重了薪资发放的压力,单人创造的利润,大约仅为7607元,反映出盈利空间遭受到了极为严重的压缩。
2024年山西银行薪酬总额为9.6亿元,较2023年的9.83亿元下降2.34%;现金福利略有增长达0.37亿元。以此计算,人均薪酬降幅更显著,从15.21万元降至14.32万元,降幅5.85%。
总的来说,员工人数增加3.71%,但薪酬总额减少2.34%,人均收入也下降5.85%。这种“扩员降本”的策略反映了山西银行在平衡就业压力与经营效率之间所面临的艰难抉择。
不少银行在年报里,较为突出“价值创造”这一理念,将薪酬较多地向那些直接能够带来价值的岗位进行倾斜;与此同时,也有一些银行把人力资源投入的重点朝着金融科技这个方向进行转变,削减了对那些收入贡献相对较小的岗位的人员配置。
山西银行虽然短期业绩承压,但长期发展基础仍在增强。截至2025年的第一季度,该行资产总额为3531.08亿元,净资产达208.22亿元,资本实力颇为雄厚。
国资股东的支持,使得山西银行在化解历史包袱的同时,还能保持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力度。截至2024年末,该行制造业贷款余额达到240.56亿元,较年初增长了39.91亿元。绿色信贷余额为74.41亿元,较去年末的55.55亿元,新增了18.86亿元,绿色信贷增速达到33.95%。
山西银行董事长高计亮在年报中称“2024年是山西银行化解历史包袱、夯实发展基础的关键一年。短期业绩波动不会影响我们战略转型的决心专业炒股配资网站,未来将继续坚持合规经营、稳健发展。”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股票入门知识_炒股配资平台_配资门户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