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纠正一下,隋朝第一大将并不是韩擒虎,而是杨素。
为什么这么说呢?
唐王室曾设古六十四名将庙中享奠,宋室也设有七十二名将庙中享奠,另外,宋人所编《十七史百将传》以及明人黄道周编《百将传》,都将杨素、韩擒虎、贺若弼、史万岁收入其中。
也就是说,杨素、韩擒虎、贺若弼、史万岁并称为隋朝四大名将。
但是,韩擒虎和贺若弼只在统一南北的平陈作战中昙花一现,其他地方都黯淡无光,乏善可陈。
史万岁只有在平定地方局部小动乱时才有唱主角的机会,在平陈作战和对突厥人的作战中,都是配角身份。
展开剩余74%只有杨素,在杨坚一朝中,无役不与,而且每役都独当一面。
杨素的父亲杨敷,是北周骠骑大将军,在北周与北齐的战斗中战殁。
所以说,隋朝第一大将应该是杨素而非韩擒虎。
但是,杨素后来和二世祖隋炀帝搅在一起,身后名声很臭。
而史万岁死于隋文帝之手,贺若弼死于隋炀帝之手,死前都被栽赃诬陷,名声也不好。
唯独韩擒虎,善终。
并且,韩擒虎死前还极受隋文帝重用。
韩擒虎死前一年,突厥使者来长安朝拜,隋文帝为了树立大隋国威,想找个最威猛的大将来镇场子,想来想去,就觉得韩擒虎最合适。
韩擒虎的确最合适。
首先,他这个名字就起得响亮,缚龙擒虎,一听就让人有三分惊。
其次,韩擒虎在平灭南陈的战斗中,仅率五百士卒就敢渡江夜袭采石,得手后再取姑苏、新林,迫降陈将樊巡、鲁世真、田瑞等人,仍领这五百人攻入建康城朱雀门,擒捉了陈后主陈叔宝以及绝代美人张丽华,建灭国擒王之不世大功。
再次,韩擒虎本人又长得“容貌魁岸,有雄杰之表”,凛凛如天神。
于是,隋文帝就安排韩擒虎负责接见突厥使者。
韩擒虎接见突厥使者的效果,正如隋文帝所料——突厥使者只看了韩擒虎一眼,便“惶恐不敢仰视”。
看看,韩擒虎既然长得这么威猛,就有了产生他死后当上了阎罗王传说的土壤。
并且,这传说产生后,就流传极广,深植人心。
以至于唐朝史官在编撰的《隋书》时,都不能无视这传说的,正好煞有介事地将之录入了《隋书》之中。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韩擒虎是病逝于公元592年,而《隋书》成书时间于636年,而《隋书》从草创到全部修完共历时三十五年。
可以说,韩擒虎死后没几年,他当上了阎罗王的传说就传遍天下了。
那么,这传说是怎么来的呢?
《隋书·列传第十七·韩擒虎传》如实记录了传闻的来源:话说,韩擒虎五十五岁那年,没病没灾,能吃能喝,日子过得忒有惬意。但有一段时间,他的一个邻居总看见了一队庄严肃穆的仪仗队轰轰烈烈地开往他家,仪仗的规格,等同于帝王。这个邻居是个年老妇人,非常奇怪,就悄悄声向仪仗队其中的一个卫兵打听。那卫兵答:“我们是前来迎我们的大王的。”卫兵答完,整个仪仗队都一下子就消失了。这件事过后没几天,又有一个重症病人挣扎着爬到韩擒家门前,嘴里嚷嚷说:“我要拜见大王。”韩擒虎家的门卫问他:“什么大王?”重症病人回答说:“阎罗王。”韩擒虎家的子弟找鞭子要抽他,说他瞎说胡话。韩擒虎却出来制止了,哈哈大笑道:“生为上柱国,死作阎罗王,斯亦足矣。”笑后没几日,韩擒虎就安然去世了。
诺,既然正史都记载了这么一件事,那么,“韩擒虎死后成为阎王爷”的说法,更是越来越多人相信了。
但是,科学发展到今天,我们都知道,神仙鬼怪都是不存在的,韩擒虎死后当上了阎罗王之说,只是以讹传讹罢了十大炒股杠杆平台合约,不必当真。
发布于:天津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股票入门知识_炒股配资平台_配资门户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