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气道梗阻命悬一线
呼吸专家紧急施救
—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
展开剩余82%近日,内蒙古包钢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上演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67岁的李阿姨因气道梗阻呼吸困难,被紧急送到呼吸与危重医学科就诊。
气道堵塞 紧急抢救
当日,李阿姨因“发热、咳嗽、咳痰伴气短一天”被送入呼吸科一病区。据家属回忆,老人早晨无明显不适,午饭后突发呼吸困难,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30余年,且因脑出血、脑梗死长期卧床,存在进食呛咳史。
管床医生萌萌接诊后,第一时间为患者完善肺部CT检查,结果让大家吃了一惊:CT显示其右主支气管内存在异物,正是这一“梗阻”导致呼吸困难。呼吸科业务副主任、主任医师卜宝英立即评估病情,判断异物随时可能完全堵塞气道危及生命,当即决定转入重症监护室(MICU),在经鼻高流量氧疗支持及严密监护下实施支气管镜钳夹术。
术中,气管镜清晰显示异物占据右主支气管2/3空间,部分表面光滑、部分粗糙,初步判断为花生或火腿肠,且随呼吸活动,增加了夹取难度。卜宝英主任与MICU管床医生范磊狮副主任医师、呼吸治疗师紧密配合,反复调整镜下角度,精准寻找异物粗糙界面以稳定钳取点。因异物活动度大,团队多次尝试不同型号异物钳,在保证气道通畅的前提下逐步调整操作策略。经过45分钟的精细操作,异物最终被成功取出——竟是一枚荔枝核。术后,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即刻缓解,生命体征趋于平稳,经后续治疗顺利康复出院。
医生提醒,老年人因吞咽功能退化,易发生异物误吸,表现为进食后呛咳、突发气短、反复发热等症状。预防需注意保持坐位进食、选择易吞咽食物、餐后避免立即平躺,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此次救援的成功,体现了呼吸与危重症与学科在危急重症救治中的高效响应,为气道异物梗阻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救治时间。
在线科普
场景一:进食/饮水时或之后突然剧烈呛咳。(最常见信号!)
场景二:不明原因的反复发热、咳嗽、咳痰(尤其是黄脓痰)
场景三:新出现的或加重的“气短”、“喘不上气”,尤其是在进食后。 (刘大娘的主要症状!)
场景四:声音变得嘶哑、潮湿(像含着水说话)
场景五:反复发作的肺炎
场景六:进食时间明显延长,或拒绝进食。
场景七:口中或鼻腔流出食物残渣。
老年人误吸预防是关键
进食姿势要正确:坐直!坐直!坐直!身体与地面呈90度角,头部稍向前倾。卧床老人至少抬高床头60度以上,绝不能平躺进食。
专注进食环境:安静环境,专心吃饭,避免边吃边说话或看电视。
老年人误吸预防是关键
进食姿势要正确:坐直!坐直!坐直!身体与地面呈90度角,头部稍向前倾。卧床老人至少抬高床头60度以上,绝不能平躺进食。
专注进食环境:安静环境,专心吃饭,避免边吃边说话或看电视。
调整食物性状:根据吞咽能力选择合适食物。吞咽困难者可选择软食、泥状食、稠糊状食物(如粥、藕粉、米糊),避免汤泡饭、大块固体、坚果、糯米团、果冻等易呛食物。喝水可适当加增稠剂变稠。
小口慢咽:一口量要小(1/3至1/2汤匙),充分咀嚼,确认咽下后再吃下一口。不要催促老人。
进食后保持姿势:餐后保持坐位或半卧位至少30分钟,不要立即平躺。
口腔清洁:餐后漱口或刷牙大连股票配资,保持口腔卫生,减少口腔细菌。
发布于:北京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股票入门知识_炒股配资平台_配资门户网观点